中國江蘇網2月13日訊(通訊員 王強 記者 米格)一袋老太太自己擀的湯圓,牽出自願關懷困難戶的好民警。這一關心就是最長的十年,最短的三年,愛心涌向了四戶困難家庭。沒有老太太在元宵節來送團團圓圓烤肉的甜心湯圓,同事、領導、朋友,除了民警的愛人,竟然沒有人知曉這些故事,警營的元宵節瞬間也因為這四段最甜甜美美的故事讓幸福溢得滿滿。
我來給孩子送二手餐飲設備湯圓讓他上崗前吃幾口
“你們這是不是有個叫劉翔的民警?”今日上午,一台北婚禮顧問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提著一隻咸雞,一隻咸鴨還有一袋湯圓,走進了南京浦口公安分局建設派出所的值班室。
當然,這位劉翔可不是那位著名的跨欄世界冠軍,而是中谷製冰機這位老太太的“乾兒子”,而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南京浦口公安分局建設派出所的副所長,今年37歲。
對於突然造訪的老太太——預防癌症的方法周大媽,值班民警感到很奇怪,由於劉翔出警還沒有回來,民警請老太太坐下來,聊了起來。
“劉翔是我乾兒子啊,他原來一直在珠江派出所,調了單位也不吱一聲。”老人埋怨著。
“元宵節了,我想他在外面忙,我也沒什麼好東西,就自己擀了些湯圓,加點自己腌的咸貨,送過來你們一起嘗嘗。”
劉翔什麼時候有了個“乾媽”?民警都很疑惑。在乾媽自豪地介紹乾兒子時,大家才知道了劉翔四段從沒和任何人說起的故事。最長的已塵封十年。
老劉認了小劉做乾兒子
1999年,22歲的劉翔分配到了浦口珠江派出所當社區民警管理珠江社區。社區主任第一件事就是告訴劉翔,小區里有個“武瘋子”,雖然不常鬧事,但是鄰居們都覺得是個隱患。
幾天后,劉翔接到報警:小區里的“武瘋子”和別人打架。劉翔立刻趕到了現場,在妥善處理好打架事件後,劉翔來到“武瘋子”的家裡探訪。
“武瘋子”的父母——劉大爺和周大媽看到民警將兒子送回家,連連道謝。而面對劉翔的詢問,兩位老人卻又不斷嘆氣。
原來,劉大爺和周大媽膝下有兩兒兩女,“武瘋子”是他們的小兒子,其他兒女在外打工,很少回來。這個小兒子因為有病找不到媳婦,也只有老兩口親自照顧才能放心。由於要給小兒子治病,即使劉大爺有退休工資,家裡仍然十分窘迫。
瞭解的情況後,劉翔苦口婆心地勸說兩位老人,將小兒子送到專門的醫院,一方面小兒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治療,另一方面,兩位老人也可以稍微輕鬆點,小區也會比較安定。兩位老人雖然知道劉翔說的有道理,但是心裡依舊捨不得兒子,最終還是拒絕了劉翔的提議。
劉翔雖然解決了這次的事件,但是並沒有忘記這個特殊的家庭。只要有空,劉翔都會到老人家裡坐坐,看望看望老人,陪他們聊聊天,也會勸勸老人考慮考慮自己之前的提議。
那段時間,劉翔幾乎半個月就去周大媽家裡一次,雙方的情誼也越加親密了。時間一晃到了2003年,由於開展市政建設,周大媽所居住的房子被政府征收。兩位老人倒是很樂意搬到新的房子,但是小兒子卻完全不同意。2003年年中,也不知什麼原因,小兒子一向服用的藥物無法控制住他的病情,時有犯病。政府動遷的工作人員上門,也被小兒子病情嚇到了。由於知道他是“武瘋子”,大家也沒有好的辦法。
老人想到了劉翔,再這一次的勸說下,兩位老人終於同意將小兒子送去治療。其實四年時間裡面,劉翔已經就這個問題勸說老人七、八十次。於是劉翔叫上同事和社區幹部,將老人小兒子送到了南京市青龍山精神病醫院。面對熱情的劉翔,2004年的一天,劉大爺拉著劉翔的手說。“小劉啊,你看,你姓劉,我也姓劉,不如你就做我的乾兒子吧?”劉翔笑著答道“好啊,今後,您和周大媽就是我的乾爹和乾媽。”既然做了劉大爺、周大媽的乾兒子,兒子就沒有不拜年的道理。從2004年開始,劉翔每年過年時都到周大媽家裡拜年,除了春節,中秋、端午,劉翔都會拎著東西去看望。
2007年,周大媽的老伴去世,自己又得了腦梗。小兒子的醫療費對於這個困難的家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劉翔前往民政部門,說明周大媽家的情況,希望民政部門能夠給予幫助。之後,劉翔又和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多次前往醫院,和院方協商,最終減免了一些醫療費用還未老人辦理了低保。劉大爺過世,唯一留在身邊的小兒子也還在醫院,為讓老人心裡有個著落。劉翔往周大媽家跑得更加勤快了,還自己掏錢將她家漏水的房子修好了。
2013年,已經八十四歲的周大媽覺得自己年事已高,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將小兒子接回來。雖然這個提議遭到了劉翔的反對,但周大媽還是前往醫院,將小兒子接回了家。劉翔得知後,立刻前往周大媽家裡。周大媽向劉翔保證,一旦小兒子不好好吃藥,就立刻再把他送回醫院。
劉翔妻子每月繳納兩張電費卡
2009年的夏天,已經調整為珠江派出所戶籍內勤的劉翔接待了一位聲稱自己出生日期寫錯了的老人——王大爺。
原來,當時政府剛剛頒佈了一個優惠政策,老人身份證上寫的是1939年出生,不符合政策的條件。但是老人稱自己其實是37年出生的,正好符合條件。
聽了老人的講述,劉翔翻找了底檔,雖然查到了一些資料,卻不足以證明老人的出生日期。劉翔不願意讓老人失望。每天晚上,跑到堆有十餘萬份檔案的200多平方米的檔案室里找底檔,又陪著社區民警一同去尋訪王大爺所說的親朋好友。整整兩個月,在炎熱檔案室里翻閱了近十萬份檔案,寫了十幾封查詢信函,劉翔終於幫王大爺更改了出生的信息,幫助王大爺享受到了優惠政策。
雖然這件事得到了成功的解決,但王大爺也成為劉翔的親人。王大爺一生都沒有結婚,是個無保戶,他年輕的時候,是個送煤球的工人,因為工作時受傷,一直佝僂著背。而他的住所更讓劉翔揪心——東門橋社區一家菜市場門口的車棚里簡易搭起來的“屋子”。從2010年開始,劉翔堅持每年春節、中秋、端午都去拜訪老人,平時也常去看望王大爺。還特地為王大爺申辦了一部固定電話,將自己的手機設置為1號鍵。但是不願求人的王大爺只因為一次家中沒電打過劉翔電話。那是2011年的冬天, “小劉啊,家裡沒電了,你能幫我看看嗎?”劉翔趕到了王大爺家裡,檢查後,確定是王大爺拖欠了電費,才被斷電。劉翔悄悄記下了王大爺電卡的號碼後又將電卡偷偷藏了起來。“大爺,您在家歇著啊。我幫您到供電局問問去。“直到現在,王大爺也不知道,從那以後,劉翔妻子每次到供電局繳納電費都是自家一張還有王大爺家的一張。考慮到王大爺孤僻又不願意麻煩別人的性格,劉翔編了個善意的謊言”供電局照顧低保戶,免繳電費了。““王大爺用電很節約,平時就五六十塊,冬天夏天也就一百塊。也沒有多少錢,就是為老人家圖個方便。”劉翔說道。
一直不告訴自己家住哪,一直不告訴自己調整了單位
其實劉翔在2002年就已經不做社區民警了,2011年更是調離了珠江派出所。現在已經是浦口建設所副所長。
“孩子,你擔心我們去你家看看要帶禮物,所以一直不告訴我們你家住在哪。但是怎麼連調走都不和我說呢?”周大媽問劉翔。“乾媽,我擔心說了,您覺得我調走了,離您遠了,不想管你們了。那樣就會生疏了。”
劉翔還同時幫助著另外二家“困難戶”,逢節必拜訪探望,平時也總是抽出時間,到四家都轉轉,如今四家都將劉翔當作自己兒子看待了。
對於劉翔堅持了將近十年的自願幫助困難戶的行為,他的家人又是什麼態度呢?畢竟光三個節日的花銷一年就將近6000元。
劉翔說,妻子雖然沒有反對,但說過一次“知道你是好心,但是也要儘力而為啊。”妻子話里雖沒有反對的字眼,但是劉翔明白了妻子的意思。於是,劉翔找了個機會,帶著妻子一起去看望周大媽。看著周大媽和劉翔聊天的熱乎勁,大媽笑的像個年輕人。妻子明白了劉翔十年的付出,這就是一份愛和沉甸甸的責任。 (原標題:沒有血緣的親情——南浦口好民警十年自願關懷困難戶)
- Apr 19 Sat 2014 20:38
沒有血緣的親情——南浦口好民警十年自願關懷困難戶